虽然说车坛目前被动感多用途车(SUV)风潮掩盖,不过其实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抗拒高头大马的车款。如自问真的不喜欢SUV,又希望拥有一部既具备操控乐趣,又兼顾实用程度的座驾,那不妨考虑发展史超过一个世纪的旅行车(station wagon / estate car)。日本车厂万事得(Mazda)最近在本港推出新版本第三代Mazda6旅行车,驾驶感与实用程度都有不俗表现,在SUV氾滥的新车市场,带来一股清新和风。
曾几何时,旅行车被视为最「大路」的实用型私家车,多款香港人熟悉的日本经典车系如丰田Corolla、本田Accord、日产Primera等都有旅行车型号。时移世易,随着多用途车(MPV)及SUV相继兴起,旅行车渐渐被买家忽略,只剩下几间主流高级欧洲车厂,依然坚持供应新车款,而在市场需求减少的现实因素下,香港的日本车代理商近年在旅行车款上更接近「零输入」。
旅行车在欧洲市场其实颇受欢迎,这解释了为何平治、宝马、奥迪、福士等大型欧洲车厂持续推出新车款;而日本车厂其实也有持续推出新型号予欧洲旅行车买家,只是未有引入香港。其中一直坚持开发旅行车的日本车厂包括以广岛为基地的万事得,旗下的Mazda6旅行车于2002年首度推出,发展至今已经历三代。第一代曾经在港发售,但第二代及第三代型号也基于商业考虑而未有输入。直至厂方于今年推出「小改款」版本,代理终于决定重新引入这款在欧洲备受好评的日系旅行车。
注入动感细节提升形象改良版的第三代Mazda6旅行车,在2017年11月于洛杉矶车展首度现身,车头及车尾的造型改动颇为明显,尤其是车头的进气格栅(即俗称「鬼面罩」)改用了面积略为扩大的黑色网纹外观后,动感形象更加突出。头灯及尾灯全面转用LED,观感亦变得更加流线。由于Mazda6旅行车已有接近十年未有来港,因此今次引入的虽属「换代」型号,但对本地车迷而言仍然提供了很强的新鲜感,加上修改后的造型有更强的跑车风格,应该很易讨好锺情旅行车的準买家。
旅行车虽然跟SUV一样设有实用的行李尾箱,但它的车身始终比高头大马的SUV低矮,故此车身重心跟传统四门房车一样置于较低水平,转弯时的车身倾侧程度也不如高身的SUV明显,故此操控表现相对佔有先天优势。车厂一直将Mazda6旅行车定位为「有房跑车驾驶感觉的旅行车」,也就是sport wagon,故此从悬挂设定以至转向灵活程度,都比传统旅行车活泼、爽快,能为驾驶者提供不俗的驾驶乐趣。
操控灵巧加速带劲来港版本的Mazda6旅行车暂时只配置一副排气量2.5公升的自然吸气引擎,最大马力194ps,峰值扭力为26.3kgm,以没有配置涡轮增压系统(turbo charger)的引擎来说,它的工作效率非常高,用它来推动不算太重的Mazda6旅行车,已有颇为爽快的加速感,在高速公路上可以轻鬆地「逢车过车」。不过经翻查资料后,发现车厂在欧洲市场提供设有涡轮增压器的强化版本,最大马力升至更强劲的250ps,如果此版本能来港的话,相信会有更大吸引力。
精緻内装高级感明显虽然Mazda6旅行车在机械配套或性能上未算是最高规格,但在车厢的气氛营造及用料方面,可说是落足心机。以一部车价约30多万的加入了跑车元素的旅行车来说,Mazda6旅行车的车厢用料非常丰富及讲究,在中控台上可找到常见于高级车系的ultrasuede人造麖皮饰料,以及参考自日式寺庙木材的「Sen真木」饰板,一柔一刚的配搭成功加强了车厢散发的精緻感觉。车厂也为车内座位包裹了质感细滑的Nappa皮革,为厚身座位提供更好的承托力及包围感。
至于愈来愈受重视的车内多媒体设备,新版本Mazda6旅行车也跟同厂其他新车一样,提供全彩色的触屏式显示器,而且屏幕尺寸提升至8吋规格,令各项资讯更易被阅读。部分较重要的行车资讯(如车速、导航指向等)亦能够透过投射系统于驾驶席前的挡风玻璃显示,手握軚环前进时亦可以快速阅读。另外有一点值得一提,就是在试车时可以感受到进入车厢的路噪、胎噪比想像中少,原来厂方特别改良了Mazda6旅行车车架的隔音效果,在多个部分注入更多、更厚的隔音物料,务求提升行车时的车厢宁静程度。从上述各项细节可见,今时今日的旅行车不再只是实用,连高级精緻程度都足以媲美行政房车,加上操控感及稳定性普遍比高车身的SUV好,实在是很值得推荐的车型。
■Mazda6 Wagon 2.5 i-Nappa规格
车型:五门五座位旅行车引擎:2488c.c.,直4,自然吸气马力:194ps/6000rpm扭力:26.3kgm/4000rpm传动:6前速自动波箱(SKYACTIV-Drive,附+/-波功能)
驱动:前轮带动耗油:13.9km/L(NEDC)长阔高:4800×1840×1480mm轴距:2750mm车重:1560kg售价:HK$314,990查询:3768 4888文:庄达民编辑:陈淑安电邮:lifestyle@mingpao.com
RELATED